时间: 2025-04-24 21: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4:54
成语“目不旁视”字面意思是“眼睛不向旁边看”,引申义为专心致志,不去关注周围的事物或干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专注于某项事务,不受外界影响,表现出极强的意志力和专注力。
“目不旁视”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字面构成很直观,表达了专注的状态。在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强调专注和不受干扰的态度。这种表达方式在儒家文化中尤其受到重视,代表了对理想和目标的坚定追求。
这个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既可用于文学作品的描写,也适合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专注和努力是被高度赞扬的品质。成语“目不旁视”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追求目标时应保持坚定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目不旁视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容易受到各种干扰。
“目不旁视”给人一种坚定不移的感觉,联想到那些为了梦想而拼搏的人。它让我想到许多成功人士在追求目标时的专注态度,同时也提醒我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应保持冷静和专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会应用“目不旁视”这个成语。当我面对复杂的任务时,我会努力排除干扰,专心致志,这让我在完成任务时更加高效。
在一首自创的诗中,可以这样运用“目不旁视”:
晨光微露心无旁,
书卷轻翻梦方长。
目不旁视追逐远,
一心向前意自强。
这首诗表达了在追求知识和梦想过程中,专注的态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用“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ze”来形容专注于目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强调专注和不受外界干扰的态度。
通过对“目不旁视”的学,我深刻体会到专注的重要性。在学和交流中,保持专注不仅能提高效率,也能让人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清晰的方向。这一成语的理解对我在语言表达中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醒我在沟通时要聚焦于核心问题。
《宋史·岳飞传》:“岳飞目不旁视,直前曰:‘吾为大将,何为不杀?’”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靖目不旁视,直前曰:‘吾为将军,何为不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子目不旁视,直前曰:‘吾为君,何为不杀?’”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目不旁视,只顾自己走。”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目不旁视,直前曰:‘吾为汉王,何为不杀?’”
老舍《骆驼祥子》:“他~,仿佛街上没有人,也没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