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5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6:52
“登高去梯”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爬上高处却把梯子扔掉”。它的基本含义是比喻做事时不留后路,意指一旦开始行动,就不再退缩。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决心坚定,不怕困难,不想留下后路。
成语“登高去梯”源于古代的诗词和寓言,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不明确,但其意象可以追溯到古人对高处和挑战的向往,强调在追求更高目标时应该全力以赴,毫不犹豫。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登高去梯”体现了勇气和决心的价值观,尤其是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强调勇敢进取和不怕失败。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创业和追梦的过程中。
这个成语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想起了许多在追求目标时不怕失败、全力以赴的人们。它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而不是寻找退路。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困境,比如在准备考试时感到压力很大。我时常会告诉自己“登高去梯”,要全力以赴,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高峰巍峨云外立,
无梯相随志更坚。
登高去梯心无惧,
唯愿风来送我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 turning back”或“burning bridge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在追求目标时要全力以赴,不留后路。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不同,但它们传达的核心思想相似。
通过对“登高去梯”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决心和勇气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更让我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能有更坚定的态度去迎接未来。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曹操登高去梯,以示必死之志。”
《后汉书·袁绍传》:“绍登高去梯,以示必死之志。”
《战国策·齐策一》:“田单曰:‘吾闻之,登高去梯,非勇也;临难而逃,非义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登高以望之,曰:‘吾闻之,登高必赋,去梯必死。’”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登高,望见汉军皆疲弊,乃下令曰:‘今日必破汉军!’遂登高去梯,以示必死。”
盖如~,与之生死,投醪均味,忘其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