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6:51
“登高履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登上高处,走在危险之中”。它通常用来形容处在高处或显赫地位的人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暗示在成功或显赫之后,往往伴随着更大的压力与危险。
该成语的来源与古文相关,但具体出处并不十分明确。它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和散文中,类似的表达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成功或地位时所面临的风险。它的用法在历代文人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强调高位与风险并存的警示。
“登高履危”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文化中,成就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登高履危”反映了这种观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成功人士都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与压力,这一成语提醒人们成功并不意味着轻松,反而需要更多的智慧与勇气去应对。
“登高履危”让我联想到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朋友,他们不仅要面对外部竞争,还要处理内部团队的关系。这种压力常常让他们感到疲惫,但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我在听到这个成语时,会感受到一种对成功的敬畏和对压力的理解。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面临过一次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当时我在一个项目中担任主要负责人。随着项目的推进,我意识到“登高履危”的真谛,虽然我在团队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但责任与压力也同时增加,最终我成功完成了任务,但也明白了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一首短诗中应用:
高峰之上立风头,
岂知背后有危楼。
登高履危心如焚,
唯愿稳步不回头。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象,强调了高位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在英语中,“high risk, high reward”可以视为与“登高履危”相似的表达,强调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相应的风险。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显示了不同文化对成功与风险的共同理解。
通过对“登高履危”的学,我理解到,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在语言学中,掌握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与自信。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务必保持警惕,认真对待每一次挑战。
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吾闻之,登高履危,非所以自保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之,登高履危,非所以自保也。’”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登高履危,非所以自保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登高履危,非所以自保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登高履危,非所以自保也。”
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