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0:38
成语“自作自受”由四个字组成,其中“自作”意指自己做的事情,而“自受”则意味着自己承受或承担后果。字面意思是指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后果,通常用于形容因自己的行为或决定而引发的负面结果。基本含义是强调个人责任,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作自受”源于古代汉语,语境上反映了个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学出处,但它与许多古代典籍中的道德教诲有关,强调因果法则和自我责任感。这一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自我反省”和“因果关系”的理念。
“自作自受”常用于日常对话、文学作品、演讲等场合。在日常对话中,朋友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行为后果;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用它来描绘角色因自私行为而受到惩罚的情节;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引用它来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个人责任和因果关系被视为重要的道德观念。成语“自作自受”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考虑后果,适用于现代社会中对个人行为的反思和自律。尤其在社会强调个人责任的今天,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作自受”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警示和反思。它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考虑后果,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这也促使人们在表达中更加谨慎,增强了对语言的自觉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未能认真准备考试,导致成绩不理想,朋友们开玩笑说我真是自作自受。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学和努力的重要性,促使我在今后的学中更加努力和自律。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月明点滴泪,悔恨自作自受。
心中无怨怼,唯余孤影愁。
这展现了因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悔恨的情感,通过诗歌形式传达出成语的内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you reap what you sow”,强调因果关系与个人行为的后果。这一表达在文化中同样具有警示意义,强调个人承担后果的责任。
通过对“自作自受”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鼓励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培养出更为成熟和理性的思维方式。
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