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18:56
“连篇累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书籍一篇接一篇,堆积如山。其中,“连篇”指的是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累帙”则是形容书籍堆积成帙,是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整体来看,该成语形容文辞繁多,作品数量庞大,通常带有负面情感,暗示内容冗长或者缺乏质量。
“连篇累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创作与著述*惯,最早的文献记录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人中,常常以大量的作品来显示自己的才华与学识,从而形成了对数量的重视。成语中的“帙”字,指的是装帧书籍的套子,古人喜欢用大量的书籍来装饰自己的书房,也反映出当时对知识的追求。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来批评某些作家的作品冗长、缺乏深度;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它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写作时的拖沓;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听众注意简洁明了的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以文采和文章数量为荣,而“连篇累帙”提醒人们在追求数量的同时,要注重质量。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简洁和高效的表达方式更加受到重视,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的适用性依然存在,提醒人们避免不必要的冗长。
“连篇累帙”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负面的,联想到篇幅过长、信息过载等问题。在写作或表达时,常常会有一种“负担感”,需要面对冗长且可能乏味的内容。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而导致文章变得连篇累帙。通过使用这一成语,我开始更加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重点,努力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走进图书馆,书架上连篇累帙的书籍如同一座座高山,仿佛在诉说着每一位作者的心血与梦想。可我只想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找到那一条简洁明了的航线。
在英文中,有类似的表达如“long-winded”,意指冗长乏味的表达。虽然用词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内容的冗长与缺乏吸引力,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写作质量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连篇累帙”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与表达中,数量并不等于质量。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创作与交流时,保持简洁和有效,以便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楷法遒整,自习业至公牍,连篇累帙,多不可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