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6:22
成语“未焚徙薪”字面意思为“还没有火灾时就挪动柴薪”。基本含义是指在灾难还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麻烦或危险。
“未焚徙薪”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防止火灾的重要性。它强调了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以避免未来的损失。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人的智慧,提醒人们要未雨绸缪。
“未焚徙薪”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未焚徙薪”的意义反映了古人重视预防和计划的智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教育和公共管理等领域,未雨绸缪的观念依然适用,提醒我们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及时调整策略和计划。
“未焚徙薪”给人的感受是积极向上的,传达出一种理智和前瞻性的态度。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危机中能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的人,令人钦佩。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有用,也适用于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中。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考试前的紧张时刻。由于之前没有合理规划复时间,最后我决定采取“未焚徙薪”的策略,提前制定一个详细的复计划,最终成功应对了考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事先准备的重要性。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将“未焚徙薪”融入到一首小诗中:
晨光微露影初斜,
未焚徙薪策未发。
长风破浪行千里,
心中有备任风华。
这首诗表达了在面对未来挑战时,内心的准备与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意指预防的重要性。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预防和准备的重视是一致的,反映出人类普遍的智慧。
通过对“未焚徙薪”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它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人行为的指导。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
《后汉书·杨震传》:“未焚徙薪,先事而谋。”
《汉书·食货志上》:“未焚徙薪,先事而备。”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未焚徙薪,先事而虑。”
《战国策·齐策五》:“未焚徙薪,先事而图。”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未焚徙薪,先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