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08:16
“卖官鬻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出售官职和监狱”。其基本含义是指以不正当的手段贩卖官职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尤其是指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腐败的官场现象。
“卖官鬻狱”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一些朝代,官员的任免往往与金钱、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代的贪官污吏常常通过贿赂的手段来获取官职或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明史》中的相关记载,描述了官场上贪污腐败的现象。
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政治、社会批评等语境,特别是在对某些官员腐败行为的揭露和指责时。在文学作品中,也可用以描写某些人物的品行和道德败坏。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些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或社会现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的清廉是社会稳定和道德的象征,而“卖官鬻狱”则反映了对官场腐败的不满。现代社会中,随着反腐的深入,该成语的使用频率上升,成为社会对抗腐败的重要警示。
“卖官鬻狱”这一成语常引发负面的情感反应,如愤怒、失望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贪婪,也提醒人们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关于职场不公和利益交换的事情,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卖官鬻狱”的情况,但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职场伦理时,我会提到这个成语,强调贪腐行为的危害。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山村的小镇上,传来了某个官员“卖官鬻狱”的消息,村民们议论纷纷,愤怒与无奈交织。这个小镇曾以清正廉洁而闻名,如今却因一己私欲而蒙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现象可以用“corruption”来表示,但没有特定的成语与之对应。不同文化中对于贪腐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反映出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通过对“卖官鬻狱”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腐败行为的描述,更是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呼唤。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有助于更全面理解和表达复杂的社会现象。
今任使非人,~,囚系非辜者多。 ★《元史·耶律楚材传》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0回:“高、杨、童、蔡,四个奸党在朝中,~,贿赂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