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3:03
“焚琴鬻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焚烧琴,出售鹤”。它形象地表达了对艺术与珍贵事物的轻视和毁坏,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抛弃精神文化的表现。
该成语源于《汉书·王吉传》,讲述了王吉的故事。王吉在贫困时,曾经将自己的琴烧掉,卖掉鹤以换取金钱。从这个故事中,后人引申出对那些舍弃高雅事物、追求低俗利益的人的批评。
“焚琴鬻鹤”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以及日常对话中,尤其在对艺术、文化、精神生活的讨论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图眼前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例如,在一篇关于现代社会物质主义的论文中,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某些人对艺术的漠视。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焚琴鬻鹤”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对艺术和精神生活的重视。现代社会物质主义的盛行使得这一成语的意义更加深刻,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和文化的价值。
这一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和惋惜,令人联想到那些因追求物质而失去精神财富的案例。这种情感反应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常常被表现出来,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价值的深切关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朋友,他因为工作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音乐爱好,这让我想起了“焚琴鬻鹤”。我试图劝说他重新拾起音乐,珍惜自己的兴趣与艺术追求。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琴声远去如烟散,
鹤影轻飞不再见。
焚琴鬻鹤何所惭,
唯余心中梦未眠。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卖掉灵魂”的说法,用于形容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或艺术追求的行为。这种表达虽然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反思。
通过对“焚琴鬻鹤”的学*,我认识到在追求物质和成功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对精神文化的珍视。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艺术与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