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2:23
“焚林而狩”字面意思是“为打猎而烧毁森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或目标,而采取极端或破坏性的手段,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失或后果。它常常用来批评那些短视、不顾长远利益的人或行为。
“焚林而狩”来源于《战国策·赵策》。在这个典故中,提到有人为了捕猎而焚烧森林,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的灭绝。这一行为体现了因小失大、短视的思想。它警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必须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焚林而狩”可用于多个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点。成语“焚林而狩”提醒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社会责任。它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体现在对企业和个人行为的反思,鼓励人们采取更为负责任的态度。
“焚林而狩”让我联想到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未来后果的行为,令人感到不安和失望。这种短视的态度不仅影响个人的未来,也可能对社会和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朋友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决定关闭一家小企业,结果导致了周围许多人失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焚林而狩”的含义,感受到短视行为带来的后果。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遥远的森林中,猎人们为了满足一时的贪欲,放火焚烧树林。随着火焰的吞噬,动物们纷纷逃离,原本生机勃勃的森林变得一片荒凉。猎人们收获了短期的猎物,却失去了生态的平衡,最终也再也无法捕获猎物,因为一切都已被毁灭。
在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是“cutting down the tree for shade”,意为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这些表达都传达出相似的警示,即短视行为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通过对“焚林而狩”的学习,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习中,成语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或集体利益时,要考虑长远和整体的利益。这个成语在我的表达中提供了更深刻的含义,使我在讨论社会问题时更加有力和准确。
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