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3:10
成语“待贾而沽”的字面意思是“等待商人来卖货”。其基本含义是指等待有利的时机,以便取得更好的利益或结果。引申义上,它强调在行动前要耐心等待时机,尤其是在商业或谈判中。
“待贾而沽”出自《庄子·天运》。原文中提到“待贾而沽”的意思是,商人需要等待市场的变化,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出售商品,从而获得更好的利润。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智慧,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
该成语常用于商业、经济、投资等领域,表示在做决策时要考虑时机。例如,在谈判中,商人可能会选择等待对方的出价,而不是急于表态。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做决定时的谨慎态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商人需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因此“待贾而沽”反映了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智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强调了理性决策的重要性。
“待贾而沽”给我一种耐心与智慧的感觉,反映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的重要性。它让我想到在生活中,许多成功的决策往往源于对时机的把握,而不是盲目行动。
在我个人的投资经历中,我曾因急于买入某只股票而遭受损失。后来我意识到“待贾而沽”的重要性,开始学习观察市场趋势,耐心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入市。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位年轻的商人在市场中观察,看到其他商人急于出售货物,他却选择耐心等待,最终在合适的时机以更高的价格成功出售。这不仅体现了“待贾而沽”的智慧,也反映了耐心在商业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可以用“wait for the right opportunity”或“patience pays of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强调了在决策过程中耐心和时机的把握,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智慧决策的共识。
通过对“待贾而沽”的学习,我认识到在任何决策中,时机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观察与耐心,成为一个更加理智的决策者。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待贾而沽,不亦明乎?”
《后汉书·崔寔传》:“待贾而沽,不亦审乎?”
《汉书·食货志下》:“待贾而沽,不亦慎乎?”
《史记·货殖列传》:“待贾而沽,不亦智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待贾而沽,不亦可乎?”
春秋时期,孔子自认为当权者会推行他的仁政,在鲁国任职期间,鲁君受到季氏的控制,他只有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鲁君没有重用他,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行。”于是抱着“待贾而沽”的念头去周游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