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8:11
成语“想望风采”字面意思是指对某人的风采、气质等产生向往和欣赏。它通常用来形容对一个人的外貌、气质或才华等方面的羡慕和渴望,暗示着一种美好的憧憬。
“想望风采”的确切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构成是源于对人的美好特质的欣赏。成语中的“想望”意味着向往、渴望,而“风采”则是形容人的气质和神态。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体现了对理想人群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中。在文学中,作家可以用它来形容人物的魅力或吸引力。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某位名人或朋友的钦佩。在演讲中,讲者可以用它来激励听众追求理想和目标。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向往和欣赏他人的优秀品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渴望。在现代社会,这种情感常常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成为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一种动力。
“想望风采”常让我联想到追求理想和个人成长的过程。它唤起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在各个方面追求卓越。
在我生活中,我常常会对一些优秀的同事或朋友产生“想望风采”的感觉。他们的才华和努力激励我去学*和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月下独行思往昔,
繁星点点似君姿。
想望风采何时见,
愿随梦影共此时。
在这首诗中,我表达了对理想之人的向往与渴望。
在许多文化中,向往和欣赏他人的美德和才能是普遍的现象。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to admire someone”来表达类似的情感。然而,不同文化对这种向往的表现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谦逊被视为美德,因此向往他人的表现可能会更为内敛。
通过对“想望风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语言中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欣赏。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高了我在日常交流中的表达能力。这种成语的使用使我意识到,欣赏他人和向往优秀的品质是推动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
初辅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明史·方孝孺传》:“天下想望风采,以为太平可期。”
《宋史·文天祥传》:“天下想望风采,以为宋祚不亡矣。”
《晋书·王羲之传》:“时人以其风流高迈,想望风采。”
《后汉书·李膺传》:“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想望风采。”
《汉书·霍光传》:“天下想望风采,以为辅政。”
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未至京师,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