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42:16
成语“狗恶酒酸”字面意思是指狗(象征着不好的事物)和酒(象征着跟愉悦相关的事物)都是令人不快的,整体含义是形容事物的矛盾或不和谐,通常用来比喻某种不受欢迎或令人反感的状态。
“狗恶酒酸”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著名的文学出处,它可能是民间口语的积累与演变。成语中“狗”通常是指不好的东西,而“酒”则代表享乐,结合起来反映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狗恶酒酸”形容某种令人厌恶的情况。例如,在讨论某部电影时,若有人觉得剧情与角色设定都很糟糕,可以说“这部电影真是狗恶酒酸,完全看不下去。”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社会现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狗恶酒酸”可以反映出对某些现象的不满和批评,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质量和体验越来越重视时,这种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不良体验的强烈反感。
听到“狗恶酒酸”时,我会联想到那些令人失望的经历,尤其是那些期待很高却最终让人失望的事情。这种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有更高的审美和选择标准。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们尝试了一家新餐厅,结果食物的味道让大家都感到失望。最后我用“狗恶酒酸”来形容这次用餐体验,大家都笑了,也意识到下次要更小心选择地方。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夜色沉沉酒香*,
欢声笑语随风过。
然则狗恶酒酸味,
却教人心生怨怼。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指不愉快的体验或令人厌恶的事物。例如,英语中的“bitter pill to swallow”形容虽不可避免但却难以接受的现实。
通过对“狗恶酒酸”的学,我意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丰富情感和深刻表达的作用,使我在交流中更具表现力和准确性。
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狗恶酒酸,人不食也。”
《后汉书·崔骃传》:“狗恶酒酸,人不食也。”
《汉书·食货志下》:“狗恶酒酸,人不食也。”
《史记·滑稽列传》:“狗恶酒酸,人不食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狗恶酒酸,人不食也。”
春秋时期,一个宋国酿酒人非常注意自己的信誉,店越开越大,酒越酿越好,他养一条狗看店。可是渐渐地酒卖不动了,越积越多,逐渐变酸。他问杨倩到底为什么?杨倩说:“你家的狗太凶猛了,别人害怕你的狗而不敢来买酒。”
我们要时刻检查自己,避免出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