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16:24
“违世异俗”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违背时代和*俗”。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或者观点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潮流相违背,通常带有某种贬义,暗示这个人不合时宜或不合群。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思想。历史上,许多文人学者因其独特的见解和行为常常与主流社会相悖,因而形成了这一词汇。可以说,它是在对传统及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中逐渐形成的。
“违世异俗”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社会俗和集体意识是重要的价值观。成语“违世异俗”反映了对这一传统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多元化和个性化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追求个性仍然可能遭遇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批评。
“违世异俗”让我联想到那些勇敢追求自己信念的人,他们在面对社会压力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坚持,同时也让我反思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思考往往激励我在生活中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曾经遇到一位教授,他的观点与主流学术界截然不同,常常被同事们视为“违世异俗”。然而,正是他的独特见解,推动了我对某些理论的重新思考,最终在我的论文中引用了他的观点。
在一个短诗中,我尝试使用“违世异俗”:
在灯下独坐思无尽,
违世异俗心自宁。
众人皆醉我独醒,
冷眼看世是非争。
在英语中,“ahead of one’s time”可以与“违世异俗”进行比较,尽管它的语气偏向积极,强调创新和前瞻性,但两者都涉及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对“违世异俗”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描述,还可以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包括对创新、传统的挑战与包容。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社会背景与文化差异,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表达复杂的思想。
米芾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米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