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26:35
“患难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遭遇困难和危险时共同面对”。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逆境中彼此扶持,分享痛苦和困难,强调团结和友谊。
“患难与共”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言,患难与共,故能共患难。”该成语强调真正的朋友是在艰难时刻相互支持的人。历史上,这种精神特别在战争、灾难或社会动荡时期得到了广泛认可。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患难与共的精神被视为传统美德,尤其在家庭、朋友和团队之间,强调互助和团结。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全球性挑战(如疫情、自然灾害等)时,人们更容易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患难与共”让我联想到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谊。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这个成语让我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珍惜那些在困难时刻陪伴我的人。
我曾经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身边的朋友们悉心陪伴,共同面对各种挑战。那段时间让我深刻体会到“患难与共”的意义,友情在困境中得到了升华。
在某个故事中,有一群年轻人在一场风暴中被困在山中,他们虽然面临极大的恐惧和不安,但彼此鼓励,分享食物和温暖,他们的友谊在这场考验中愈发坚定,正好可以用“患难与共”来形容他们的经历。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through thick and thin”,意为在困难和顺境中都不离不弃。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基本的情感和意义是一致的,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团结互助的普遍追求。
通过对“患难与共”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中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传递。它提醒我在生活中珍视友谊,鼓励我在困难时刻积极参与和支持他人。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宋史·岳飞传》:“飞曰:‘臣与陛下患难与共,今日之事,臣不敢辞。’”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邓禹曰:‘臣与陛下同患难,共安危,愿陛下勿疑。’”
《后汉书·耿弇传》:“弇与光武同起兵,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曰:‘臣与张良相善,愿从将军,患难与共。’”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患难与共,生死以之。”
高桂英毕竟是他的~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