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44:32
“冢木已拱”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坟墓上的树木已经长成拱形,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已经发展到某种程度,无法再改变或挽回。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墓地的描绘。在古代,墓地上常常会种植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长得茂盛,形成拱形的树冠。这个成语描绘了自然生长的过程,也反映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冢木已拱”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不可逆的力量,许多成语都反映了这一观念。“冢木已拱”强调了这一点,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和机会。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决策和人生选择中,强调要考虑后果。
这个成语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惋惜,特别是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时。它也让我思考人生中的选择,提醒我在做决定时要谨慎。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因为拖延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事后我深感遗憾。那时我就想到了“冢木已拱”,提醒自己以后要更加珍惜时间,不要让事情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到: “她站在老家的院子里,看着那棵已经长成拱形的树,心中不禁感慨,冢木已拱,往日的欢声笑语已成为过去,唯有时间在静静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hat's done is done”,意思是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反映的都是对时间和决定不可逆转性的理解。
通过对“冢木已拱”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和选择的后果。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谨慎和思考未来的方向。这个成语提醒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决定。
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晋书·王祥传》:“祥将终,以世路险薄,著遗令训子孙,曰:‘吾生不辰,值世多难,汝等当勤以自强,勿以吾冢木已拱,遂忘吾言。’”
《后汉书·袁绍传》:“绍死,子谭、尚争立,谭败,尚乃葬绍于邺,冢木已拱。”
《汉书·刘向传》:“昔孔子葬母于防,丘陵四至,高不倍寻,广不过亩,以丘为冢,以防为墓,冢木已拱,防墓不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