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2:40
成语“流溺忘反”字面意思是“在水中沉溺而忘记了回头”,引申为沉迷于某种事物中而忘记了原来的目标或方向。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过于投入某种事物,以至于失去了理智和判断。
“流溺忘反”出自《庄子·齐物论》,书中提到“流溺”表示被水淹没,若深陷其中则无法回头,隐喻人们在某种境遇中迷失自我,忘却初衷。庄子提倡自然和自由,批判世俗的拘束,强调人应当保持独立思考与自我认知。
该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流溺忘反”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成功的追求,容易让人迷失自我。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外界的诱惑迷惑。
“流溺忘反”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焦虑和迷茫。很多时候,我们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了初心和情感的价值。这种反思使我更加重视自我认知和内心的声音。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因为工作压力而流溺于加班,忘记了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重要性。后来,我意识到需要平衡工作与生活,才找回了内心的平静。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浮世浮华似水流,
心中初心似梦游。
流溺忘反迷前路,
唯愿醒来重自修。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lost in the weeds”,意指在细节中迷失方向。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目标失去把控的警示。
通过对“流溺忘反”的学习,我认识到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目标。
《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延之每薄汤惠休诗,谓人曰:‘惠休制作,委巷中歌谣耳,方当误后生。’于是江右文士,颇以流溺忘反,为延之所诮。”
《南史·文学传·吴迈远》:“吴迈远者,不知何许人,好为篇章,宋明帝闻而召之。及见曰:‘此人连绝之外,无所复有。’迈远好自夸而蚩鄙他人,每作诗,得称意语,辄掷地呼曰:‘曹子建何足数哉!’超远,雁门人也,滑稽辩捷,皆此类。然才不出众,多以流溺忘反,为士流所弃。”
《晋书·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岳犹以砥砺之操期之,坐徙馆城,邑乃感悟,流溺忘反。”
《文选·张衡<西京赋>》:“流溺忘反,岂不夭性。”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相如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闻首山之铜,铸以为器,器成而流溺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