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23:59
“言之不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说话不改变”,即所说的话始终如一,表示对某种信念、承诺或观点坚定不移。基本含义指的是言辞的坚守与忠诚,强调在言语和行为上始终保持一致。
“言之不渝”出自《左传》。原文为“言之不渝,信之不失”。在古代,重视信用和承诺的人际关系,强调说到做到的品德。
“言之不渝”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古人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言之不渝”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于强调信任和承诺的重要性,尤其在商业、友谊和婚姻中。
“言之不渝”给人一种坚定、可靠的感觉,令人联想到忠诚、信任等积极品质。它也能引发对现实中承诺和信任缺失的反思,提醒人们重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曾遇到一个朋友,他总是对自己的承诺言之不渝,无论是工作上的约定,还是生活中的小事,都能信守承诺,让我对他产生了深厚的信任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繁花似锦的季节里, 我对你的爱言之不渝, 如同那初升的朝阳, 永远照亮我的心房。
在英语中,“to stand by one’s word”可以作为“言之不渝”的对应表达,意思是坚持自己的承诺。这种表达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概念,反映了对诚信的普遍重视。
通过对“言之不渝”的全面分析,我深刻理解了言辞与行动一致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与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它提醒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承诺时要更加谨慎与负责。
任穷达以逝止,亦进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