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2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1:24
成语“遗恨终天”由“遗恨”、“终天”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留下的遗憾和怨恨会持续到死去的那天,表达了对某种事情的不满和无法释怀的情绪。基本含义是指对过去的某种经历或事情感到很遗憾,无法释怀,心中有怨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遗恨终天”源自古代文学和历史典故,常常用来描述那些因未能实现理想、失去亲人、或经历不幸而感到深深遗憾的人生境遇。虽然具体出处不详,但类似的情感在许多古代诗词中都有体现,诸如《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亦可视为此成语的形象化表达。
该成语通常出现在描述人物情感、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中。可以在文学作品、演讲、或者日常对话中使用,特别是在表达对过去经历的沉重感受时。例如,在谈论历史人物的遗憾时,或在个人经历分享中,都可以适当使用。
同义成语:遗憾终生、耿耿于怀
反义成语:心如止水、释怀
在**文化中,遗憾和怨恨是重要的情感主题,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更加注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遗恨终天”仍然传达了一种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反映了人们难以忘却的情感纠葛。
“遗恨终天”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痛惜,令人联想到那些未能实现的梦想或失去的亲情。这种情感常常与孤独、无奈相伴,使人思考生命的脆弱和人际关系的珍贵。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未能圆满的友情,常常回忆起那些快乐的时光,而对最终的分离感到深深的遗憾。我会将“遗恨终天”用来描述这种感觉,帮助自己更清晰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遗恨终天”:
往事如烟随风去,
心头遗恨终天留。
唯愿梦中常相见,
不觉泪下沾青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eld grudges until death”,虽然意思相近,但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西方文化中,往往更强调个人的释怀和向前看,而**文化中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积累和表达。
通过对“遗恨终天”的学,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使我在交流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则我之身虽死犹幸,他日殉节,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险,计不出此,遗恨终天矣!
洪仁玕后来谈到这~的事件时指出,‘安庆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