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0:43
成语“疾声大呼”的字面意思是用快速且响亮的声音呼喊。基本含义指的是以急促、强烈的语气呼喊,通常用于表达紧急情况或强烈情感。
“疾声大呼”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字面上,“疾声”意指快速、急促的声音,而“大呼”则表示大声呼喊。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反映出人在危急时刻的情绪表达。
“疾声大呼”常用于描述紧急情况下的呼喊,如火灾、事故等场景,也可以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内心的焦急或激动。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激动、愤怒或恐慌而大声呼喊的情形。
同义成语:大声疾呼、声嘶力竭
反义成语:轻声细语、静若处子
在**文化中,声音的大小和语气常常反映出说话者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环境。在紧急情况下的疾声呼喊可以视为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关切和责任感。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方式也被用作警示或引起注意的手段,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疾声大呼的表现形式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
“疾声大呼”常给人以紧迫感和强烈情感的联想,能够激发听者的注意力。它传达的是一种急迫的情绪,可能涉及焦虑、愤怒或恐惧等复杂的情感,因而在表达时需要把握好语气和场合。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火灾,现场的邻居们纷纷疾声大呼,提醒大家尽快逃离。这种情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疾声大呼”所传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励我在危机时刻也要勇于发声,帮助他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疾声大呼”的元素:
夜空星辰闪烁明,
风中耳语似低鸣,
疾声大呼何所惧,
共逐梦影共追寻。
这段诗句中,利用“疾声大呼”表达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和勇气,显示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英语中,“shouting urgently”或“calling out loudly”可以作为“疾声大呼”的对应表达。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紧急情况下的声音和情感,但在文化背景中,可能会更偏向于直接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带有隐喻或文学色彩的表达。
通过对“疾声大呼”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在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表达。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同时在特定场合中有效传达情感和信息。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呼其不平。
《晋书·王敦传》:“敦乃疾声大呼,左右皆走。”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乃疾声大呼,左右皆应。”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疾声大呼,士卒皆振。”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疾声大呼,左右皆惊。”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疾声大呼,左右皆披靡。”
不怕死的,跟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