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3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9:01
“断璧残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断了的美玉”和“残缺的玉器”。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物品损坏,特别是指珍贵的东西不再完整,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损失或破碎,体现出一种悲伤和遗憾的情感。
该成语源于古代对玉器的珍视。在古代文化中,玉器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中,玉的地位极其重要。关于“断璧残璋”的具体典故,虽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联想到《左传》中的相关描述,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落。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人对完美与缺失之间的思索。
“断璧残璋”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断璧残璋”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遗憾。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表达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呼唤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样的成语提醒人们要关注和保护。
该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忧伤与反思的情感,令人想起逝去的美好和无法挽回的遗憾。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失去,无论是亲友的离去,还是时光的流逝,都能引发深深的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珍贵的友谊因误解而破裂,回想起来就如“断璧残璋”。我常常在与朋友的交流中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失去的遗憾。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月下独行影斜斜,
思忆往昔如断璧。
风中残香随意散,
唯余淡淡心间痕。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失落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ssing pieces”或“broken dreams”,都传达出一种失落与遗憾的情感。不同文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失去的感慨是相似的,但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断璧残璋”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美好与遗憾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在表达对失去的感慨时,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刻而优美的词汇。
蛮珍分到谪仙家,断璧残璋裹绛纱。
《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九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断璧残璋,犹有光辉。”
《晋书·文苑传·李充》:“断璧残璋,未足比其珍也。”
《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引晋·孙楚《韩王故台赋》:“断璧残璋,往往间出。”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断璧残璋,弥见其妙。”
《文选·刘峻〈广绝交论〉》:“断璧残璋,良可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