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8:32
成语“厘奸剔弊”的字面意思是“分清奸诈,剔除弊端”。在汉语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工作或治理中,仔细辨别问题,清除不正之风,以达到整顿和改善的目的。它强调了一种认真负责、追求公正的态度。
“厘奸剔弊”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或经典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出现。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官员治理国家或地方时的理想状态,提倡对不正之风的打击和对清明政治的追求。
“厘奸剔弊”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厘奸剔弊”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清廉和正义的价值观,尤其在官场和社会治理中,其意义尤为深远。在现代社会,随着反腐倡廉的深入,这一成语的使用频率上升,反映出人们对清明政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公正、清白和正义的价值。它激励人们在面对腐败和不公时,保持警惕和勇气,追求真实和公正。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与过一个志愿项目,致力于帮助社区清理环境和提升公共设施。我们常常会提到“厘奸剔弊”,不仅是要清理物质垃圾,还要改善社区的管理和风气,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一腔热血为民生,
厘奸剔弊不畏难。
清风明月照心间,
诚实正义共天边。
在英语中,可以使用“root out corrup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剔除腐败、奸诈的行为。这种表达在反腐**或职场管理的语境中也常见,体现出对清白和公正的重视。
通过对“厘奸剔弊”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性。它不仅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也反映了个人在生活中应有的态度。掌握并灵活使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高我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既而巡按苏、松,厘奸剔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