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43:58
“作法自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制定规则,反而自我损害”。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自作主张而导致自己的失败或受损,强调了自我设定的限制或规则可能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书·王莽传》,其中有“作法自弊”的说法,意思是王莽在改革中自设的法度,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这个成语反映了历史上某些政治家因自己的决策失误而遭遇的困境,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作法自弊”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在**文化中,重视集体智慧和谐共处,因此“作法自弊”强调个人决策的局限性,警惕人们在决策时应听取他人意见。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团队合作和企业管理中,强调集体决策的重要性,避免独断独行。
“作法自弊”常带有一种警示和反思的情感,提醒人们在行动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它让我联想到许多因冲动决策而导致失败的案例,促使我在做决定时更加谨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因为过于自信而忽略了团队的意见,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回想起那段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作法自弊”的道理,认识到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一个小村庄里,村长为了提升农业产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种植规章。然而,村民们的实际情况并未被考虑,最终导致了粮食歉收。村长感到无奈,恍若在耳边听到祖辈的教诲:‘作法自弊,勿忘初心’。”
在英语中,可以用“shoot oneself in the foo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自作自受,常用来形容因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的不利后果。其他文化中也常存在类似警示,强调在决策时要考虑周全,以免自我设限。
通过对“作法自弊”的学,我明白了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价值。在语言学与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醒我在表达观点时更加谨慎,考虑他人的看法和建议。
(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章谊叟侍郎有田有明州……叹其赋重。从兄彦武在俯视曰:‘此~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