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56:05
成语“凶相毕露”的字面意思是“凶恶的相貌尽显出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凶狠、恶劣的本性或意图暴露无遗,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或内心的邪恶被显露出来。
“凶相毕露”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相貌与性格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相貌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因此“相”和“相貌”的概念相互联系,形成了这一成语。
“凶相毕露”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相貌与性格密切相关,古人通过相术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凶相毕露”反映了这种文化观念,强调了内心与外表的统一。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评价一些投机取巧、表面和善而内心阴险的人时,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凶相毕露”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觉、恐惧和不安。它提醒人们要小心那些表面和善但可能隐藏恶意的人。在表达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对人性的深思与警惕。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友好,但在背后却常常说坏话。最终他的真实面目被揭穿,大家都感到“凶相毕露”,从而对他失去了信任。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独行人影瘦,
凶相毕露暗影浮。
笑语盈盈掩藏利,
谁知心底暗潮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意指伪装成善良的人。这个表达与“凶相毕露”有相似的内涵,强调隐藏的恶意被揭示的情景。
通过对“凶相毕露”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在表达内心真实意图和性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洞察他人的真实面目,也要保持警觉,避免被表象所迷惑。
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凶相毕露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闻之,凶相毕露,遂设计陷害。”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凶相毕露,乃命左右执之。”
《汉书·王莽传》:“莽闻之,凶相毕露,遂自立为帝。”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凶相毕露,拔剑而起。”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凶相毕露,乃命左右执之。”
此时,他~,完全是一个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