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28:21
“膏腴之壤”这个成语由“膏腴”和“之壤”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肥沃的土地,尤其是指适合农业生长的良田。基本含义则是形容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常用于比喻某个地方或环境条件优越,适宜发展。
“膏腴之壤”出自《诗经》,其原文中提到“膏腴”形容土地的肥沃和丰腴,表示适合耕作的良田。历史上,农业是古代社会的基础,肥沃的土地自然被视为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土地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膏腴之壤”常被用来形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良好环境。例如,在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时,可以提到其“膏腴之壤”,强调其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在日常对话中,该成语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个地方的自然条件。例如:“这片土地真是膏腴之壤,适合种植各种作物。”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被视为财富和生计的基础。因此,“膏腴之壤”不只是指地理条件的优越,也反映了人们对农业、对自然资源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农业不再是唯一的经济基础,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资源丰富、发展良好的地区。
“膏腴之壤”让我联想到丰收的季节,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向往,也让我感受到自然的恩赐。
在我的家乡,有一片被称为“膏腴之地”的农田,每年都能收获丰富的农作物。这个成语让我更加珍惜这片土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那膏腴之壤,春风送暖阳光明, 农田绿意盎然,丰收喜悦满心情。”
在英语中,可以用“fertile land”来对应“膏腴之壤”。虽然意译相近,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国家的资源利用观念可能与**有所不同,强调的更多是科技与农业的结合。
通过学“膏腴之壤”,我对土地和自然资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关注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