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5:09
“流觞曲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弯曲的水道上漂流的酒杯”。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优雅的环境中,借助流水的流动,进行饮酒作乐,表达一种文人雅士的情趣和风雅。它常常用来形容在自然美景中,人与酒、诗词相结合的高雅生活状态。
“流觞曲水”最早出现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描述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友人在曲水旁饮酒作诗的情景。曲水流觞的活动不仅是饮酒,更是一种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也反映了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流觞曲水”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流觞曲水”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对雅趣和文人生活的追求。魏晋时期是文化的一个高峰,文人之间的交流往往通过饮酒作诗来实现。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尤其是在强调文艺、休闲、自然的生活方式中。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温暖的阳光下,伴着轻柔的水声,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和艺术。它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在一次春游中,我和朋友们在公园的湖边野餐,我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谈论诗词,恍若回到了古代的流觞曲水之中。此时,我深刻体会到成语所蕴含的那种雅致和乐趣。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流觞曲水”:
春风拂面柳如烟,
曲水流觞共此间。
雅聚诗词皆醉笑,
几度欢愉入梦间。
在西方文化中,“流觞曲水”可以与“wine and poetry”或“picnic with friends”进行比较,尽管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聚会场景和文艺传统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通过对“流觞曲水”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而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象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选·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二邦协昭代,百祀耀平津,长墟带江转,连冈望海垠,春秀良已凋,秋场庶能筑,方追羽化侣,终慕陶朱君,流觞曲水宴,鸣琴广川阴,既得方外赏,还欣世上音,岂不以兹山,实惟天地心。”
《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文选·潘岳·闲居赋》:“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陪京溯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究人事之终始,乃喟然叹曰:‘善乎!’鲁侯之保民,周公之辅相,齐桓之匡合,晋文之应天,皆以德为宝,以道为邻,故能垂拱而治,不言而信,斯乃吾之师也。于是乎乃历吉日,简舆徒,修旧墟,起废田,疏沟浍,导原田,树以桑柘,艺以麻枲,垦以牛耕,灌以车戽,遂乃研桑心计,龟策积习,靡不毕臻,乃建长秋,筑灵台,起流觞曲水之胜,列坐其次,以游以豫,以乐嘉宾,以宴朋友。”
剩记乃翁诗,绿水红莲觅旧题。归骑春衫花满路,相期。来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