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7:55
成语“目秀眉清”字面意思是“眼睛明亮,眉毛清秀”。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清秀、雅致,尤其强调眼睛和眉毛的美丽,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目秀眉清”最早出现在**古代诗词中,特别是在描写女性美丽的作品中。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女性外貌的审美标准。虽然具体的出处不易考证,但类似的表达在《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中有所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容貌的重视。
“目秀眉清”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典诗词、小说等,以描写女性的美丽。此外,在日常对话中,当人们谈论某位女性的外貌时,也可能使用这个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外貌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本,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成语“目秀眉清”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理想化。现代社会虽已不再如古代那样强调外貌,但对美的欣赏依然存在,尤其在艺术、时尚等领域。
“目秀眉清”带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联想到古典美、温文尔雅的气质。它不仅仅是对外貌的描述,更传达了一种气质和内涵的美。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位朋友常被称赞“目秀眉清”,她的外貌总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在交流中,我也尝试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她,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对她外貌的赞美。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目秀眉清”:
柳影摇曳春风里,
月下佳人目秀眉清。
一笑倾城花自落,
千古风华谁与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eautiful eyes and delicate brows”,虽然具体的字面翻译不完全相同,但在描述美丽时的情感和意象是相近的。
通过对“目秀眉清”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在交流中起到丰富表达、传递情感的作用,对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解和运用成语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文化的美。
渐渐到了十六七岁,出落得唇红齿白,目秀眉清。
《鼓掌绝尘》:“~,口方耳大,丰姿俊雅,气度幽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