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7: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53:50
成语“极目远眺”由“极目”和“远眺”两个部分组成。“极目”意为尽量睁大眼睛,向远处看;“远眺”则是指向远方眺望。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用尽全力向远处眺望,通常用来形容视野开阔、心胸开阔,也可以引申为对未来的展望或者对某种事物的深入思考。
“极目远眺”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观或表达愿望的诗歌中。例如,古诗中常常描绘山水的广阔,表达“极目”所带来的思想感悟。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用作抒发情感和哲理的载体,“极目远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广阔未来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适用于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等场合,鼓励人们放眼长远,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
“极目远眺”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希望的。它让我想起在辽阔的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那种自由与开阔。联想到一些人生的决策时,放眼未来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选择。
在一次登山旅行中,我曾在山顶极目远眺,眼前的美景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与目标。此时我意识到,有时我们需要抽离自己,去看更广阔的世界,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登高望远心自宽,
极目远眺天地间。
云海茫茫随意行,
梦想随风扬帆远。
在英语中,“to look far into the distance”或“to gaze into the horizon”可以被视为与“极目远眺”相似的表达,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成语,但它们同样传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
通过对“极目远眺”的学,我体会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种描述景象的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生活与工作时,保持开阔的视野,关注长远的目标。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鼓励我们不断拓展视野,深思熟虑。
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清史稿·郑成功传》:“成功尝极目远眺,见台湾山川秀丽,乃决意取之。”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尝极目远眺,见群山环抱,水天相接,乃作《望海潮》词。”
《宋史·文同传》:“同尝极目远眺,见海天一色,叹曰:‘此真神仙境也。’”
《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极目远眺,心旷神怡。”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极目远眺,见山川之美,自谓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