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4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53:47
成语“极目四望”的字面意思是“极目”指的是视力或目光所及的极限,结合“四望”则表示向四个方向张望。整体上,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向远处或四周张望,观察周围的环境或事物,通常用于形容视野开阔,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
“极目四望”出自《礼记·月令》。在古代典籍中,常用“极目”形容视野开阔,能够看到远方的景象。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视觉体验的重视,也体现了古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
“极目四望”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极目四望”不仅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在现代,常用于比喻人们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多元事物的关注,反映出一种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视野。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开阔的视野尤为重要。
“极目四望”往往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联想到山川大海的壮阔,或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它也能激发一种探索的欲望,让人想要去了解更广泛的世界。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在户外活动时使用“极目四望”来形容我欣赏自然风光的心情。比如,去爬山时,站在山顶时我常会感叹:“极目四望,真是心旷神怡!”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一首关于旅行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云海翻腾如梦境,极目四望天地间。
心随风舞千里外,愿与星辰共长天。
这样的使用不仅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look far and wide”,意指向远处和广泛的观察。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视野和探索精神的共同追求。
通过对“极目四望”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视野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语言表达中,这个成语都强调了开放心态和探索精神的价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
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明史·海瑞传》:“瑞极目四望,叹曰:‘此地虽险,然非久守之地也。’”
《唐诗纪事·王维》:“极目四望,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宋史·岳飞传》:“飞极目四望,曰:‘此地势险要,宜固守。’”
《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极目四望,周览无垠。”
《楚辞·九歌·湘夫人》:“极目兮远望,心飞扬兮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