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53:46
成语“极武穷兵”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军事上达到极致,使用尽可能多的武力和兵员。它通常用来形容在对抗或战争中,极度追求武力和武器的使用,带有一种耗尽资源、毫无节制的意味。
“极武穷兵”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军事思想,尤其是与战略、战术相关的文献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一些统治者或将领在面对敌人时所采取的极端做法。在**历史上,有些朝代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常常采取“以武力解决”的方式,导致国家资源的极大消耗和人民的苦难。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战争的故事和寓言,强调了武力和智谋的平衡。“极武穷兵”反映了对过度依赖武力的批判,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应考虑其他解决方式。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讨论国际关系和冲突解决时。
“极武穷兵”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警惕与反思。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因战争而导致的苦难,促使我思考和平的重要性和武力的局限性。
在一次讨论国际局势的会议上,我引用了“极武穷兵”,以说明某些国家在解决争端时过于依赖军事手段,建议应更加关注外交对话与合作。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那片战争的土地上,昔日的和平被极武穷兵所吞噬,残酷的现实让每一个人都渴望着一个没有战火的明天。”
在英语中,可以用“overmilitarization”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强调对军事力量的过度依赖和使用。这在许多文化中都是一个普遍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极武穷兵”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语言表达中,成语不仅是词汇的组合,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时,必须谨慎选择手段,以免走向极端,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极武穷兵,以图中原。”
《后汉书·袁绍传》:“绍极武穷兵,以争天下。”
《汉书·王莽传》:“莽极武穷兵,以讨四夷。”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极武穷兵,以并天下。”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侯极武穷兵,以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