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17:07
“以权谋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它指的是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和职务便利,为自己或特定群体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的道德评价,暗示着腐败和不正之风。
“以权谋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它反映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常见的官场腐败现象。在历史上,许多贪官污吏利用职权进行私利交易,导致社会不公。这个成语在近现代政治与社会语境中愈发被频繁使用,成为描述权力滥用的重要词汇。
“以权谋私”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以权谋私”在文化中,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随着反腐败的开展,这一成语的使用频率上升,成为对抗腐败的重要口号。它提醒人们关注权力的运行和监督,警惕权力滥用的现象。
这个成语通常带给人负面情感,如愤怒、失望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社会的不公与腐败现象,反映出公众对清廉政治的渴望。这也促使人们对权力的使用和监督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我之前的工作经历中,曾经目睹某位领导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提供不当利益的情况。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以权谋私”所带来的后果,以及社会对这种行为的强烈反感。此后,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公正与透明。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公务员,初入职场时充满理想,但在目睹同事们以权谋私后,逐渐失去信心,最终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努力在腐败的环境中做出改变。
在英语中,类似于“以权谋私”的表达是“abuse of power”或“corruption”。这些表达同样传达出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含义,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法律后果。
通过对“以权谋私”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行为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意义和文化背景,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公正与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资治通鉴·唐纪》:“宰相以权谋私,不恤民隐。”
《后汉书·宦者传》:“宦者以权谋私,多取贿赂。”
《汉书·食货志下》:“权臣以权谋私,侵渔百姓。”
《史记·平准书》:“是以权谋私,不以公义。”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以权谋私,使公子重耳出奔。”
要坚决打击~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