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0:04
成语“白衣卿相”字面意思是“穿白衣服的卿相”。这里的“白衣”指代普通的衣着,而“卿相”则特指古代的高官,尤其是宰相。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不显赫的外表下,能够担当重要的职责,强调的是才干而非外表或地位。
“白衣卿相”出自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其中描绘了一位卖炭翁的辛酸生活,虽然他是卑微的身份,但内心和才能却是高尚的。通过这个故事,成语表达了一种对人才的重视,强调真正的能力和品德。
“白衣卿相”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士人重视内涵和才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因此,“白衣卿相”反映了这种文化观念,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时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能力。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鼓励人们关注人的素质而非表象。
“白衣卿相”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对人才的尊重与敬仰。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奉献却不求名利的人,他们的努力和才华往往被忽视,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情感激励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的内在价值。
在我的工作中,有一位同事总是穿着朴素,但他的专业能力让我十分佩服。他正是一个典型的“白衣卿相”,在团队中贡献了许多创意和解决方案。我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提醒自己和同事要欣赏内在的才能。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述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农夫,每天默默耕作,但其实他曾是王国的智者,因不满权谋而隐居。村民们在经历困境时,最终发现了他的智慧与才能,纷纷请教他,农夫被称为“白衣卿相”,引导村民走出困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dden gems”(隐藏的宝石),用来形容那些不显眼但非常有价值的人或事物。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内在的价值和潜力,也反映了文化对内外表的不同关注点。
通过对“白衣卿相”的学*,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关注和欣赏他人的内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努力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我的思维和行为中,鼓励自己和周围的人去发现和尊重那些有才能但不张扬的人。
《清史稿·黄宗羲传》:“宗羲白衣卿相,以学问显。”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白衣卿相,以节操著。”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白衣卿相,以忠义见称。”
《旧唐书·李泌传》:“泌白衣卿相,以道术为帝所重。”
《南史·王僧辩传》:“僧辩白衣卿相,以文学知名。”
小生不才杀者波,也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