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48:58
成语“决策千里”字面意思是做出决策时能够考虑到千里之外的事情,强调决策者的眼光远大和考虑周全。基本含义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全面分析各种因素,预见未来的发展,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决策千里”的具体来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其与古代军事和政治决策相关联。在古代,统帅和君主常常需要在战略上考虑远方的局势,因此这一成语可能是从这种背景中演变而来。它强调了高瞻远瞩的重要性。
该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涉及决策、战略规划、管理等领域。在领导力演讲、商业会议、政策制定等场合,常常用来形容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的决策者。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决策被视为领导者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决策千里体现了古代智者的智慧,强调理性和全局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和政策制定中。
“决策千里”带给人一种坚定、果断的情感联想,能够让人感受到前瞻性思维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决策时,不仅要关注眼前问题,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负责一个大型项目的策划,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我常常提醒团队要具备决策千里的思维,确保我们的计划不仅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表达: “高峰之上思未来,决策千里如云飞。 纵然风雨阻前路,心中愿景永不悔。”
在英语中,“long-sighted”或“far-sighted”也是类似的表达,强调能够预测和规划未来的能力。这些表达在文化中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
通过对“决策千里”成语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具备预见性和全局观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提升个人决策能力,也有助于团队和组织的成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说话的深度和说服力。
萧相立功于万代,留侯决策千里。
《宋史·岳飞传》:“岳飞决策千里,以抗金兵。”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决策千里,以破突厥。”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嘉决策千里,以助曹操。”
《后汉书·班超传》:“超决策千里,以平西域。”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决策千里,以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