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5:33
“照单全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按照单子上所列的全部接受”。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些事物或意见毫无保留地接受,完全同意,不做任何删减或修改。
“照单全收”源于商业交易,尤其是与货物清单相关的场合。在古代,商人常常会根据清单上的内容进行交易,确保所收的货物与清单一致。因此,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在意见、建议等方面完全接受的意思。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团体和谐与共同合作,因此“照单全收”反映了在集体决策中对各方意见的尊重和接受。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领域。
“照单全收”给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感觉,体现了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促进沟通和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在表达上,它传递出一种积极与合作的情感。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遇到过团队讨论新项目时,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我选择了“照单全收”这些意见,最终形成了一个更完善的计划,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了被重视。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可以如此表达:
万千意见如春风,
照单全收心自通。
共绘蓝图心连心,
齐心协力展宏图。
这段诗歌展示了团队中各方意见的融合与合作。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take it all in stride”或“accept everything as it is”,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表达的核心思想相似,强调对事物的全面接受。
通过对“照单全收”这一成语的学*,我意识到在沟通与合作中,尊重和接受他人意见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升了我在团队中处理事务的能力。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胡统领道:‘这些礼物,我照单全收了,不必再送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我道:‘这些礼物,我照单全收了,不必再送还。’”
《聊斋志异·阿绣》:“刘子固见其书,照单全收,不复疑虑。”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道:‘这些礼物,我照单全收了,不必再送还。’”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笑道:‘你只管照单全收,不必多心。’”
明朝时期,宰相严嵩专权,他贪污受贿是家常便饭,过生日时大操大办,官员们给他送上各地的奇珍异宝,如《清明上河图》等。有些拍马屁的官员担心自己送的礼品白送了,就把礼单递到严嵩的手里。严嵩毫不客气说:“照单全收。”
恭敬不如从命,我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