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17:55
成语“胜残去杀”字面意思是“胜过残忍,消除杀戮”。其基本含义是强调要善于抑制和克服残暴的行为,以追求和平与正义。此成语常用于提倡仁爱、慈悲,反对暴力和杀戮。
“胜残去杀”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文为:“胜残去杀,戎狄不敢不听。”这句话的背景是在春秋时期,提倡的是通过仁义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安抚人民,反对战争和暴力。成语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追求。
该成语在多种场景下都能够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仁义与和谐,“胜残去杀”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随着和平与人权观念的普及,此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暴力行为的反思与抵制。
“胜残去杀”让我联想到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激发了我对和平的渴望。这一成语在表达时常能引发共鸣,让人更深刻地思考暴力与和平的关系。
我曾在一次志愿活动中,参与组织反对校园暴力的宣传。在活动中,我引用了“胜残去杀”,以此号召大家珍视生命,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
在一个短诗中,我尝试融入“胜残去杀”:
山河无恙皆安宁,
胜残去杀共心声。
白云悠悠映人愿,
愿得和平永世生。
在英语中,可以用“peace over violence”来表达类似的思想,强调和平胜过暴力。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各异,但对和平的追求是共通的。
通过对“胜残去杀”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中,成语不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传递。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表达,还能深化对社会伦理的理解与思考。
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上冯宗庙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