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8:32
“磐石之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磐石一样的安稳,形容一种坚固、稳定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比喻安定的环境或稳固的地位,意味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或处境都保持一种安宁和稳固的状态。
“磐石之安”出自《尚书•大禹谟》,其中提到“惟天之命,磐石之安”。在这里,磐石象征着坚固与不变,反映了古人对稳固与安宁的追求。该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哲学思考,体现了人们追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稳固与安宁被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磐石之安”的向往仍然存在,尤其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压力时,这一成语的寓意更加凸显。
“磐石之安”给人的情感是宁静和安全,联想到稳定的家庭、和谐的社会或持久的友谊。在心理上,这种安稳的状态能够给人带来安心感,减少焦虑和不安。
在生活中,当我经历压力和挑战时,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追求一种“磐石之安”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冷静和稳定。这种态度帮助我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波动。
在一首诗中,可以写道: “岁月如流千帆过,心似磐石安如歌; 风雨不动情如水,愿随时光共悠歌。”
在英语中,可以用“steadfast”或“rock-solid”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强调一种坚定不移和可靠的状态。这些表达在文化背景上也强调了对稳定和安全的重视。
通过对“磐石之安”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成语不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文化和智慧的体现。它们在沟通中能够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意味,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保持一种内心的安宁与稳定。
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筹于旗翼。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曰:‘吾闻之,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今君之爱我也,非以德也,乃以姑息也。夫以姑息,非磐石之安也。’”
《后汉书·班彪传》:“彪上言:‘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以四海为宅,非独一家之私也。今陛下以天下为家,以四海为宅,非独一家之私也。臣愿陛下以天下为心,以四海为虑,使天下归心,如磐石之安。’”
《汉书·王莽传上》:“莽上书言:‘臣闻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子事民,三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君。今陛下三者皆失,非所以为天下君也。臣愿得壹心以辅佐陛下,使天下归心,如磐石之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今君之爱我也,非以德也,乃以姑息也。夫以姑息,非磐石之安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请师于秦,秦伯许之,曰:‘晋,吾宗也,其能无援乎?’乃使百里孟明视师,荀息帅师以从。晋侯闻之,曰:‘秦伯之言,磐石之安也。’”
某有一计,令西蜀之兵不犯东吴,荆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