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8:08
成语“左冲右突”字面意思是从左侧冲出、从右侧突进。比喻在战斗或竞争中,动作迅速、灵活,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发起攻击或采取行动。基本含义上,它指的是一种机动灵活的策略或态度,通常用于形容在复杂环境中果断出击、快速反应。
“左冲右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出处,但它的构词方式和意象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的场景。在古代战斗中,士兵常常需要在战场上灵活应变,从不同方向对敌人进行攻击。因此,该成语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的智慧,也可以看作是对战斗勇气和灵活性的赞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蕴含深厚的历史和哲理。左冲右突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智慧,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灵活应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左冲右突在现代商业、政治、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有重要的适用性。
“左冲右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勇气、决断和机智。它常常引发对挑战的思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灵活的思维和果敢的行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遇到需要快速反应的问题。在一次项目中,我们的团队面临突发的客户需求变更,大家迅速左冲右突,调整方案并提出新的解决策略,最终赢得了客户的满意。
在战场上,士兵们左冲右突, 如猛虎下山,气势如虹。 纵然敌人重重围堵, 敢于突破,方显英雄本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maneuver”或“to strike from different angles”,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同样强调灵活应对和多方位攻击的策略。
通过对“左冲右突”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动作,更是一种态度。在学*和表达中,灵活应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自信和主动。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及未来的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宝玉左冲右突,终不得出。”
《西游记》第二十回:“孙悟空左冲右突,与妖魔大战三百回合。”
《水浒传》第十八回:“林冲左冲右突,杀出重围。”
《说唐》第四回:“唐公大吼一声,摆开画戟,同家将~,众贼虽有着伤,死不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