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2:42
成语“毛骨耸然”字面意思是指毛发竖起,骨头发抖,形容人因恐惧、惊恐或感到极度震惊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基本含义是形容突然感到恐惧或惊慌,多用于描述因恐怖情节或**而引发的强烈感受。
“毛骨耸然”源于《左传》中的一个故事。在《左传·僖公二十年》中,有记载关于人们在听到不吉利的消息时,产生恐惧感,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生理反应。此成语后来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描述文学作品中的恐怖情节时。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毛骨耸然”常用于描述恐怖场景或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比如在悬疑小说、恐怖故事或影视作品中。日常对话中,可能用来形容听到某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或经历某种惊吓的情境。演讲中可用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描绘恐惧的情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常常与鬼神、灵异相联系。成语“毛骨耸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影视、小说等作品中,常用于营造紧张和恐怖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危险的固有恐惧。
“毛骨耸然”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恐惧和不安。这个成语使人联想到阴森的场景、惊悚的故事或突如其来的惊吓。它不仅刻画了生理上的反应,也反映了心理上的震慑和恐惧,影响了我们对恐怖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在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夜间露营时,听到树林中传来的奇怪声音,瞬间让我感到毛骨耸然。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也让我在讲述这个故事时,使用了“毛骨耸然”来描述那一刻的恐惧感。
在夜深人静的山林中,月光透过树梢洒落在地,静谧而又神秘。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令我不由得毛骨耸然,仿佛有什么未知的力量在黑暗中潜伏,等待着我去探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air-raising”或“chilling”,这些短语同样用于形容令人恐惧的情境或故事。不同文化中对恐惧的表现形式各有差异,但基本情感反应是相似的,反映出人类对恐惧的共通体验。
通过对“毛骨耸然”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丰富性与表现力。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恐惧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帮助我们在描述情感时更为生动。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听罢,毛骨耸然。”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东坡读到此处,毛骨耸然。”
《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众人听得这话,一个个毛骨耸然。”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黛玉听了这话,不觉毛骨耸然。”
《聊斋志异·聂小倩》:“闻此言,毛骨耸然,灯昏室暗,恐懼交并。”
这笑,老赵听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