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1:23
成语“在劫难逃”的字面意思是“在劫难中无法逃脱”。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厄运、灾难是不可避免的,无法逃避的,强调了命运的无奈和宿命论的色彩。
“在劫难逃”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原文中提到“在劫难逃”的说法,暗示着人们在命运的安排下,难以逃脱注定要遭遇的苦难。该成语也与古代的“劫”字有关,劫在古汉语中常指劫难、灾难,具有明显的负面含义。
“在劫难逃”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劫难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命运和宿命的理解,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灾难时,人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仍然适用,尤其在经济、环境等危机情况下,人们会感到对命运的无奈。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常是无奈与悲伤,容易引发对命运的深思。联想到生活中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可能让人感到沮丧,但同时也激励人们去面对困难,寻求改变。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工作中的重大失误,虽然我努力想要弥补,但最终仍然感到“在劫难逃”。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有些事情是无法逆转的,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接受这些现实。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在这片古老的森林里,传说有一条龙守护着宝藏,然而,任何试图夺取宝藏的人都将遭遇无尽的劫难,最终发现自己在劫难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inevitable fate”或“inevitable disaster”,强调命运的不可避免性。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似的宿命感。
通过对“在劫难逃”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命运的复杂性和生活中的无奈。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更加深入地反思和接受某些不可避免的现实。
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道:‘我今日在劫难逃,只求一死。’”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曰:‘我本无罪,何以至此?’小倩曰:‘君在劫难逃,非我有心害君。’”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宝玉道:‘我是为你们死的,你们若不救我,我便在劫难逃了。’”
《史记·项羽本纪》:“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之所废,谁能兴之?天之所兴,谁能废之?在劫者难逃,在数者难逭。”
挨一天是一天唄。~,有什么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