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9:27
“振作有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振作精神,积极作为”。它表达的是一种鼓励人们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态度和状态。通常用于激励他人或自我激励,传达出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其构成部分“振作”与“有为”都是常见的汉语词汇。“振作”意指振奋、振兴,而“有为”则意味着有作为、有成就。整体来看,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强调努力奋斗和自我提升的价值观。
“振作有为”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振作有为”在**文化中体现了对个人奋斗精神的崇尚,反映出社会对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赞美。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时,人们更需要这种激励来保持积极态度。
该成语通常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拼搏、奋斗和希望。当我听到或使用这个成语时,会感到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自己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段时间学压力很大,成绩不理想。朋友鼓励我振作有为,重新调整学方法,最终我顺利通过了所有课程。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力量。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风雨兼程心不惧,振作有为向前行。
千山万水皆可越,勇者无畏志更坚。
这样表达了在逆境中奋勇前行的决心与信念。
在英语中,“pick yourself up”或“get back on your feet”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表达从挫折中恢复、重新振作的概念。不同文化中都有对积极向上精神的认同和推崇。
通过对“振作有为”的学,我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努力和进取的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时刻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挑战。
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宋主骏年才三八,膂力方刚,正是~的时候。(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