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0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6:40
“弊车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破旧的车子和瘦弱的马”。这里的“弊”指代破旧、损坏的意思,“车”指代车辆,通常指代交通工具;“羸”则是形容马瘦弱、无力的状态。整体上,该成语表示一种贫弱、困窘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在资源匮乏或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进行某项活动。
“弊车羸马”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文中提到在战乱和困境中,士兵们骑着瘦弱的马,拉着破旧的车,象征着国家的衰弱和人民的困苦。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历史上战乱频繁、资源紧缺的背景,体现了对困境的深刻认识。
“弊车羸马”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在艰难条件下的奋斗。可以出现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重点在于描绘困境的状态,而反义成语则强调顺利和富裕的对比。
“弊车羸马”在**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奋斗的艰辛。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创业、科研等领域),依然可以看到“弊车羸马”的影子,提醒人们在逆境中不放弃。
该成语往往引发人们对艰难困苦的同情和对奋斗精神的敬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拼搏的人们,他们虽然条件艰难,但依旧不屈不挠,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与学校的创业比赛,资源匮乏,团队成员也各有困难,正如“弊车羸马”般,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努力设计产品,最终获得了评委的认可。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精神。
在一个故事中,主人公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他乘着“弊车羸马”,带着家人踏上了逃离的旅途。在艰难的旅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挑战,但正是这些磨难让他们的家庭更加团结,最终找到了新的栖息之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enny-pinching”,意指在经济困难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节俭行事。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反映了在逆境中人们的应对态度。
通过对“弊车羸马”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质的贫乏,更强调了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奋斗。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启发,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勇敢面对,不轻言放弃。
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晋书·王导传》:“弊车羸马,不足以自固。”
《后汉书·袁绍传》:“弊车羸马,不足以当大敌。”
《汉书·王莽传下》:“弊车羸马,不足以自给。”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弊车羸马,不足以自存。”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弊车羸马,不可以涉大川。”
譬如~而引丘山之载,幸而无虞,犹恐不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