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8:14
成语“垂手而得”的字面意思是“手垂下来就可以得到”,即形象地表达了事情的简单和容易。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非常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
“垂手而得”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其中提到班超在西域的经历。这里的“垂手”象征着轻松和随意,强调了获取某物的简单程度。
在不同的语境中,“垂手而得”可用于形容某种机会、资源或成果的轻松获得。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特定情况下轻松达成目标的情景;在日常对话中,则可以形容一些简单的任务或事情。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强调某个机会的显而易见和易得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简单和容易获得的事物往往与机遇、运气相关。因此,“垂手而得”不仅仅反映了事情的简单性,还隐含了对机会把握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便捷的商业环境中。
“垂手而得”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轻松和愉悦。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通过努力和智慧轻松取得成功的时刻,也让我反思在生活中是否能更好地把握机会。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历过几次“垂手而得”的机会。例如,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一个项目中获得了重要的支持,而这个机会在当时看似非常简单。这让我意识到,有时把握机会和运气比努力更重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走进书店,看到那本梦寐以求的书,心中一喜,仿佛一切都在“垂手而得”的范围之内。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购物,而是与自己内心渴望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 piece of cake”,同样用来形容事情简单易行。然而,在不同文化中,获取事物的容易程度可能与个人努力、运气以及社会结构等因素相关,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理解。
通过对“垂手而得”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而是反映了生活中对机会的把握和对简单事物的欣赏。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轻松获得某种成果的状态,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
那个姿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垂手而得荆州。”
《后汉书·袁绍传》:“绍垂手而得冀州。”
《汉书·王莽传上》:“莽垂手而得天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垂手而得赵。”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垂手而得郑。”
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