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8:14
“垂手恭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双手垂放,恭敬地站立。它形容人在某种场合下表现出恭敬、谦恭的态度,通常是在面对上级、长辈或重要人物时的一种礼仪表现。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礼仪文化密切相关。在古代,**社会强调尊重与礼节,恭敬待人是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成语中的“垂手”表示一种放松的姿势,而“恭立”则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
“垂手恭立”可以在多个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礼仪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规范。“垂手恭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礼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交往方式有所变化,但在正式场合或对待长辈时,仍然保持一定的礼仪是被广泛认可的。
“垂手恭立”给人一种庄重、谦卑的感觉,联想到敬畏、尊重等情绪。在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时,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在我参加某个正式场合时,看到许多人在领导面前垂手恭立,令我深受触动。这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我们强调平等,但恭敬依然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手恭立”:
晨曦初露万物生,
垂手恭立敬朝风。
长辈在侧传古训,
谦和待人赢岁丰。
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有礼仪规范,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以用“stand at attention”或“show respec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文化背景和具体场合有所区别。
通过对“垂手恭立”的分析,我意识到礼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更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武松从纱帐里望出来,看见施福、施寿还是垂手恭立,便招呼道:‘贵家院为何不去?我没事了。’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二》:“曹操垂手而立,不敢言。”
《后汉书·班超传》:“超垂手而立,不敢言。”
《汉书·王莽传上》:“莽垂手而立,不敢言。”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垂手而立,不敢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子重耳垂手而立,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