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6:45
“济人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帮助人、利益物。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帮助他人,促进事物的发展或繁荣。它强调了人际之间的互助以及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济人利物”的历史背景较为广泛,涉及**传统文化中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重视。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出处,但其思想与儒家、道家关于“仁”和“和谐”的理念密切相关。儒家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利他而不损己,这些思想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济人利物”的精神。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济人利物”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中的互助精神。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贡献。因此,弘扬“济人利物”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济人利物”带给我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支持。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并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次志愿者活动,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那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济人利物”这一成语的含义,并让我体会到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在一首小诗中:
春风化雨润心田,
济人利物共团圆。
携手共进迎未来,
和谐社会共繁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elping others”或“doing good for society”,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利他行为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通过对“济人利物”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帮助他人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增强了我对语言的理解,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努力践行这一成语的精神。
岁大疫,亲旧有尽室病卧者,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计,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中国词章家有警语二句,曰:‘~非吾事,自有周公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