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28:17
成语“纲纪废弛”由“纲纪”和“废弛”两个部分组成。“纲纪”指的是社会秩序、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废弛”意指被废除或松弛,形容事物失去约束或管理。因此,整体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法纪和秩序被破坏、放松,形容混乱无序的状态。
“纲纪废弛”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故君子之道,正其纲纪,故纲纪废弛则国家之治乱,必在此矣。”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当维护社会的纲纪,若纲纪废弛,国家必将陷入混乱。成语的使用历史悠久,反映了古代对法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在现代汉语中,“纲纪废弛”常用于描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混乱情况。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纲纪废弛”反映了**文化中对法治和道德的重视。在传统社会中,维持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重要责任,强调法纪的严谨性。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一成语依然适用,警示人们需注意法律与道德的维护。
该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紧迫感和警惕性,令人联想到社会动荡不安、伦理崩溃的后果。它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也引发对责任与担当的深思。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校园管理松懈,那段时间校园内出现了许多不良行为,大家都在讨论这是“纲纪废弛”的表现。最终,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秩序,让我深刻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
在一首描述社会现状的诗中,可能会这样写:
城市迷雾缭绕,法纪如烟消散,
纲纪废弛之下,民心惶惶无安。
唯有清风徐来,正气再现人间,
愿君共守法度,重建和谐乐园。
在英语中,可以用“lawlessnes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缺乏法律约束的状态。然而,中文的“纲纪废弛”更强调社会规范与秩序的整体性,对比之下,英文表达则更侧重于法律的缺失。
通过对“纲纪废弛”的学*,我深刻理解了法律与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社会现象时更加全面,提醒我关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刘曜耽嗜麯蘖,~,虽据关中,济得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