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9:54
成语“十手争指”的字面意思是“十只手指争着去指”,形容多个人同时争着表达意见或指责某事。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大家争相发表看法或指责,常常造成混乱或难以达成共识。
“十手争指”出自《左传》,书中描述了在某些**中,众多的人对某一问题各执己见,纷纷发表意见或指责。这一成语体现了在复杂情境下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于集体意见和决策的困惑。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如:
在**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共识的重要性往往被强调,然而“十手争指”也反映了在某些情况下,集体意见难以统一的现实。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背景下,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十手争指”现象愈加明显,表现出社会舆论的复杂性。
“十手争指”给人一种混乱和纷扰的感觉,常常联想到在意见不合时的无奈和挫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冷静分析,寻求共识,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大家在项目方向上意见不合,导致讨论变成了“十手争指”。最终,我们决定召开一次专门的会议,梳理大家的意见,这样才逐渐达成共识,有效推动了项目进展。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对建新学校的地点意见不一,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十手争指,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村长决定召开村民大会,大家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讨论,终于在共识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英语中,可以用“everyone has a voi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多元意见的存在。但相比之下,中文的“十手争指”更侧重于争论的激烈和混乱的状态,反映了对意见不一致的直接困扰。
“十手争指”不仅是一个描绘争论的成语,更是一个深刻反映人际沟通与集体决策中常见现象的文化符号。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复杂的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境、表达情感,并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下选择合适的语言,达到更有效的沟通。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手所指,其人斯殁。”
《后汉书·袁绍传》:“十手所指,其人斯亡。”
《汉书·王莽传》:“十手所指,其人斯在。”
《史记·项羽本纪》:“十手所指,无疾而终。”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十手所指,其严乎!”
《新唐书·柳沘传》:“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