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21:41
成语“拔山超海”的字面意思是“拔起山来,越过海洋”。它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基本含义强调一种强大的力量和超越常规的能力。
“拔山超海”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中有“夫子之道,非为山、海也”。这个成语表达了庄子提倡的一个思想,即人应当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高的境界。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都被赋予了这样的精神象征,如李白、岳飞等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如古代诗词、现代小说等。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在演讲中,使用“拔山超海”可以增强讲话的感染力,激励听众追求目标。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拔山超海”在**文化中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它在历史上被赋予了英雄主义的色彩,激励人们在面临困境时不放弃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职场和创业领域,这种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人,带给我一种激励和振奋的情感。它让我意识到,面对人生的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面对重要的考试,感到压力巨大,但我告诉自己要有“拔山超海”的精神,努力复*,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这种精神鼓励我在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欲拔山河千重浪,
心中志气似海深。
不畏风雨行千里,
勇往直前志更强。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拔山超海”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文中的“move mountains” 也有类似的含义,表示克服困难、实现不可能的事情。在不同文化中,这种勇敢和决心的精神都受到高度赞赏。
通过对“拔山超海”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激励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勇气和信念。
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宋史·岳飞传》:“拔山超海,志在必得。”
《晋书·王敦传》:“拔山超海,非有大力者不能。”
《文选·左思·吴都赋》:“拔山超海,非一日之功。”
《汉书·王莽传上》:“拔山超海之力,非一人之所能为也。”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