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6:21
“殊路同归”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虽然走的是不同的路,但最终都能归到同一个目的地”。其基本含义是指不同的人或事物,虽然起点、方式、过程各不相同,但最终达到的目的或结果是一致的。这个成语强调了多样性和最终一致性的关系。
“殊路同归”出自《战国策·赵策》。其中提到,虽有不同的路径,但人们的目标却是相同的。这一成语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也隐含了对不同选择和方法的包容与理解。
“殊路同归”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殊路同归”反映了和谐与包容的价值观,倡导尊重多样性。现代社会面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该成语的意义尤为重要,激励人们在多元的环境中寻找共同点,促进理解与合作。
“殊路同归”让我联想到团队合作和多样性的美好。它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情感,鼓励人们在不同的选择中找到共同的理想,促进和谐共处的信念。这样的思维方式也让我在面对不同意见时更加开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个跨部门的项目,各个团队的方法和思路截然不同,但最终在项目推进中,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体现了“殊路同归”的精神。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殊路同归”:
在那曲折的山道上,
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殊路同归,心中的光,
照亮了彼此的前行。
这样的表达展现了不同经历带来的共同目标。
在英文中,可以用“Different paths lead to the same destina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不同文化中也存在相似的思想,强调多样的选择和最终的一致性,体现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
通过对“殊路同归”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更加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它教会我在面对差异时,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
《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人生当几时,譬彼浊水澜。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方驾振飞辔,远游入长安。名都一何绮,宇内掩神皋。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若恨别,欢爱类参商。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环。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文选·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百川并流,而朝宗于海;殊涂一致,而归于无。”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虽殊涂而同归,实契齐其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故天下事,虽殊途而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