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21:57
成语“天理难容”的字面意思是“天理”无法容忍,意指某种行为或现象违背了自然法则或道德原则,难以被接受。基本含义是谴责不道德的行为,强调正义与公正的重要性。
“天理难容”并没有明确的文学典故来源,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对“天理”的理解。在古代,天理被视为宇宙的道德法则,承载着正义与公正的理念。这一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于道德的重视,强调不道德行为最终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
“天理难容”常用于批评和谴责某些不公正的行为或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此成语来表达对不义之事的强烈反对。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常用它来指责社会不良现象,如贪污腐败、欺诈等。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引用此成语来加强自己对正义、道德的呼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天理被视为不可违背的道德法则,反映了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的追求。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道德观念有所变化,但“天理难容”依然适用于对不道德行为的批评,特别是在强调社会正义和人权的背景下。
“天理难容”常带有强烈的情感反应,表达出对不公现象的愤怒和不满。这一成语使人联想到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道德行为的反抗,激发出强烈的道德感。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起关于职场不公的**,某些同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晋升。对此,我在讨论中引用了“天理难容”,表达了对这一不公现象的强烈反对。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将“天理难容”融入到一首诗中:
在这纷扰的世间行走,
天理难容,心情沉重。
正义如山,愤怒如火,
愿以此言,唤醒沉默。
在英语中,类似于“天理难容”的表达可以是“justice will prevail”或“the law of nature cannot be violated”。这些表达同样强调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但可能不具备“天理”这一文化特定的含义。
通过对“天理难容”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表达道德观念和批评不公现象时的力量。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成语不仅能丰富表达,还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与社会现象。
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天理难容,人道不容,是以天下共诛之。”
《后汉书·袁绍传》:“天理难容,人道不容,是以天下共诛之。”
《汉书·王莽传》:“天理难容,人道不容,是以天下共诛之。”
《史记·项羽本纪》:“天理难容,人道不容,是以天下共诛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理难容,人道不容。”
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