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8:01
“生世不谐”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生与世不相谐调”。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常用于形容命运的对立或不幸的遭遇,尤其在婚姻与家庭关系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生世不谐”的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具体的出处可能较难考证,但常与古典诗词、小说中的情感描写相联系。在古代文人笔下,许多悲剧人物因命运的捉弄而感受到生世之间的隔阂和不和谐,因此该成语常用于描述这种情感状态。
“生世不谐”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代小说和诗词,描绘人物因命运不公而产生的悲哀。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家庭关系紧张、婚姻不幸等情境。在演讲或社交场合中,也可用于表达对不公命运的感慨或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批评。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婚姻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单位,生世不谐常常被视为不幸和悲哀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尤其在讨论家庭问题、婚姻危机等时,能够引起共鸣。
“生世不谐”给人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命运的无常与不公。它能够引发对人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使人在讨论相关话题时更加敏感和细腻。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对夫妻,他们的感情由于各自家庭的压力而变得紧张,最终走向了分离。每当我想到他们的故事,便会联想到“生世不谐”这个成语,深刻体会到命运和现实的残酷。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月明点滴窗前影,
生世不谐梦难寻。
缘分如烟随风去,
惟有叹息伴孤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景象,表达了生世不谐的情感。
在英语中,可以用“star-cross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命运不佳的爱情或关系。虽然两者表达的核心含义相似,但“star-crossed”更多强调天意和命运的干预,而“生世不谐”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
通过对“生世不谐”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命运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表达情感时的丰富性。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
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生世不谐,忠义激烈,为世所重。”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生世不谐,好书,尤善隶书。”
《后汉书·班固传》:“班固生世不谐,好学博览,无所不通。”
《汉书·扬雄传》:“扬雄生世不谐,好古文,多识奇字。”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生世不谐,乃作《离骚》。”
大丈夫~,而困如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