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1:25
“溢于言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溢出”与“言表”,指的是某种情感或状态已经显露得非常明显,不需要再用语言来表达。基本含义是某种情感或思想非常强烈,显而易见,甚至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
“溢于言表”最早见于《红楼梦》中,书中描写人物情感时,常用此成语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强烈与明显。它反映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强调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用“溢于言表”来描述角色的情感状态;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它来形容他人的情绪非常明显,甚至无需多言。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此成语强调某种情感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视性。
同义成语:心如明镜、显而易见
反义成语:深藏不露、难以言表
“溢于言表”在**文化中强调直白与真诚,尤其在情感表达方面。现代社会中,随着沟通方式的多元化,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感,但这一成语依旧适用于强调情感的直接性。
“溢于言表”让我联想到那些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时刻,比如与朋友分别时的泪水,或是见到久违的亲人的喜悦。这种情感的流露往往比语言更具力量,能够深深触动人心。
在生活中,我曾经在朋友失去亲人的时候,看到她的悲伤“溢于言表”,让我意识到有时候不需要多说什么,陪伴和理解是最重要的。这让我在与人沟通时,更加注重对方的情感表达。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该成语:
月明如水夜微凉,
思念溢于言表长。
无言片语皆成泪,
唯愿此情永不忘。
这首诗通过描写思念的情感,体现了“溢于言表”的意境。
在英语中,“beyond words”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含义,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对“溢于言表”的理解使我意识到情感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流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把握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增进理解与共鸣。
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晋书·王衍传》:“衍为人,言溢于表,行溢于里,故天下莫不以为伪。”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言溢于表,行溢于里,故天下莫不以为伪。”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言溢于表,行溢于里,故天下莫不以为伪。”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言溢于表,行溢于里,是谓不诚。’”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言溢于表,行溢于里。”
农民们互相传说,彼此相告,雀跃的欣喜的心情~。